说实话,一直没有勇气再读海岩的书。从前年读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以后,就准备不再碰他的书了。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觉得他的书里大都写的是一些小资论调,不是有钱的大小姐就是有钱的公子哥,或者是形形色色的律师、白领。咱打小就从黄土高原上爬出来,更是凡夫俗子,现在虽然大学毕业,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难耐北京人才济济,小生只得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独自打拼,自生自灭。对于书中很多的小资情调是在不敢恭维,我知道,说这话的时候,肯定不少白领哥哥、姐姐们又要开始给我扔臭鸡蛋了。但是,肚子里的话还是要说的,心里的闷还是要吐的。
刚开始接触这本书是在同事的床铺上,一日,看他闲来无事看着海岩的《五星饭店》看得出神,便心生羡意,但是我是个想看小说却不敢看小说的人,因为我不喜欢拖拖拉拉,做一件事情就要作好,做完。看小说实在很痛苦,刚刚被其中的情节吸引,又不得不开始手头的工作,应酬、忙乱,总之每天只有匆匆路过,泱泱抚摸的份儿。开始读的时候,只把它当成坐车、旅行时消磨时间的消遣,但是最这剧情的深入,开始不自觉地陷入其中,难以自拔。笔者常常在坐地铁的时候看得小说忘记了到站,经常坐过了点儿,为此,没少挨同事朋友的骂。但是我想来信奉古人“开卷有益”的信条,每当坐车外出,总是忍不住捧读一番。时间一长,竟然也看了不少。今天中午,实在是忍不住了,牺牲了一中午的休息时间狠心地看完,掩卷长思,心中不免有些怅怅然。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潘玉龙这个角色,有些傻、有些痴、更有些固执,说白了,就是不通现在的人情世故。不知道现在的社会是怎样,不明白现在的生活又是怎样。因为在学校呆的久了,幻想也多了。多的把自己的眼睛都蒙蔽了,看不清社会,看不清人心。而汤豆豆呢,打小在艺术氛围的家庭里成长的她,注定也具备了艺术家的追求和气质,当然也无可避免地具备了艺术家的神经质。在她所追求的所谓的“真实”里,只不过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虚幻体罢了。再看后来突然出现的另一位女主人公——韩国时代公司的董事长金志爱,也是一个追求虚幻、追求所谓真实的,甚至有些偏激地追求“透明”的人。后来受到伤害最深的几位,其实都是相信这些虚幻理论的人。其实应该建议他们好好学学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世界上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就像其中主人公的信仰一样,那么多人刚开始信誓旦旦地追求的真实,到最后不也开始默默接受现实中的虚伪、欺诈吗?汤豆豆追求真实,那她为什么不好好去问问潘玉龙对她的感情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为什么不好好反省一下,她的生身父母的爱情究竟是不是真实的?潘玉龙追求真实,那他为什么在一次次受到冤枉、受到伤害以致锒铛入狱的时候,不去好好查查究竟什么是真实?同样,金志爱小姐也可以在最后的关头好好去查查潘玉龙的身世,考验考验他最自己的感情。为什么以往唯恐避之而不及的车载言最后却成了自己的心腹?为什么不当面质问潘玉龙的用意究竟何在?故事在一串又一串的问号中结束了,结局看似还很圆满。汤豆豆和阿鹏走在了一起,潘玉龙和身残志坚的杨悦准备结婚,而那位突然闯入中国的金志爱也回到了韩国,安然地过她的老板去。但是我们似乎忘记了,故事在刚刚开始时各位主人公所宣扬的真实究竟到了哪里?
到了现在,该有人站出来愤愤不平了,一个小屁孩毛还没长齐呢竟然敢公然向大作家叫板?在这里,我丝毫没有亵渎大家的意向,但是我只是就事论事,既然他们都信仰所谓的真实,坚信所谓的真诚,那么到了最后故事结局的时候,为什么都默许了那些虚伪的存在?既然他们口口声声宁愿要真实的情感,不要虚来的名分,那么为什么最后还是登台的登台,当老板的当老板?其实我是很同情潘玉龙的,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家里条件还不好,几乎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自己的肩上,但是偏偏命运之神眷顾,让他接触了一次又一次美丽的爱情,相遇了一个有一个性格迥异,却爱心永恒的豪女孩,难道真的是古人说的“傻人有傻福”?故事到了最后,我就开始为金志爱惋惜了,正是因为她不食人间烟火,不通人情世故、不晓世态炎凉,所以才让心底迸发的爱情长眠雪山之下。
潘玉龙和杨悦的结合还算让我心里稍稍宽慰,因为自始自终杨悦就一直是一个配角,她又自己的爱情,她有自己的事业,偏偏就成了众人追求所谓真实的谎言之下的牺牲品。但命运还算没有刻薄她,让她和喜欢的人走在了一起,但是这样的结局,我想这也是她不得已而承受的。
合上书卷,一杯茗茶端上书台,绵绵的思绪开始婉转回环。这个世界太复杂了,因为任何事情只要参杂上爱情就永远也说不清。所以当亲爱的你看到我絮絮叨叨写到现在的时候,千万不要生气,因为虽然上面全是笔者看完书后的愤愤之谈,但是从良心上讲,我还是个完美主义者,希望看到完美的爱情,希望得到完美的爱情。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再美丽的爱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终究还是一文不值,再海誓山盟到面对金钱的诱惑还是成了骗人的鬼话。所以,我昨天偏激地给朋友发短信,“我不再相信爱情,都是骗人的鬼话”。 现在终于发现,一个人享受孤独是份多么难得的心境。我开始引用一位朋友的经验之谈,“不是情愿一个人过一辈子,只是虽然一个人过得孤独点,但至少不会受到伤害。”驻笔眺望,窗外依然川流不息,繁华的都市伴随夜幕的来临照样流光溢彩,可在这繁花似锦的背后,又有多少个孤独的夜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