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信息
城市骆驼
落于:心斋
博文:148篇
网站积分:1318
|
[转贴]中华民族千古第一巨人 |
作者 :城市骆驼
| 日期 : 2006-05-14 02:45 | 阅读数: 483 |
谁是中华民族千古第一巨人?我们不妨将中国历史上的巨人们加以比较.
秦始皇的功绩是统一了六国.但从当时秦国的强势地位来看,即使没有他,秦统一天下也不可避免.秦始皇年轻气盛,统一中国的速度过快,还没有来得及消化,结果在他死后不久,秦王朝很快崩溃瓦解.
唐太宗被称为千古第一名君.但从隋末群雄逐鹿的情况看,如果没有唐太宗这个人,群雄中窦建德建立的夏朝肯定一统天下.窦建德当了皇帝必定是位比唐太宗更关心百姓疾苦的明君,从他死后200多年广大老百姓仍然深情怀念他就可以断定这一点.
康熙帝统一中国有功,尤其是对今天中国的广大疆域功不可没,但他却扼杀了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因此他可谓功过参半的人物.电视剧<康熙大帝> 说什么如果希望康熙再活500年,似乎他可以带领中国抵挡西方的入侵,殊不知他正是导致中国落伍的祸首.
孙中山被许多人推崇为国父.但他是位理想主义者,长期生活在美国,不懂中国国情.他认为中国黑暗的君主专制,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所在.但是他不明白,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土广大的多民族国家,必须有强大的中央集权统治,才能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西方民主议会制政府的特点,恰恰是中央政府权力较弱,难以对一个多民族国家实施有效的统治.看看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就可以知道这一点.当时对中国来说,比较适合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而不是民主共和制,而清政府也正准备实施君主立宪.如果保留清政府,利用满蒙王公的联系,有利于维系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统治.由于清王朝过早被推翻,使庞大的中国由于失去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领导而陷入一片混战之中,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乘机宣告独立.中国丢失外蒙古,实肇始于清王朝的灭亡.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第一位巨人无疑是毛泽东.在他诞生的时代,中华民族正处于历史上的最低点,面临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众所周知,当时的世界上没有谁瞧得起中国人.正是毛泽东使中国站起来了,朝鲜战争使全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从此中国成为公认的世界主要军事强国之一.
但中国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并不等于经济强国.20世纪强国与弱国,富国与穷国的主要标志是工业化的程度.又是毛泽东使中国在短短二十几年内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道路,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强国之一.到1975年,中国的工业规模已经与英法不相上下,1980年更接近西德的规模(见美国著名学者保罗.肯尼迪的名著<大国的兴衰>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工业总产值已居世界第三.
目前人们有一种普遍的错误认识,即认为毛泽东是不懂经济,导致中国大陆的发展落后于同期的日本和"四小龙".这是当今最大的谬误.首先,日本和四小龙的起点与中国不一样,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就开始了工业化.到二战时,日本能够年生上万架飞机,而中国连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许多人以为德国和日本经过二战,变成了一片废墟,其实战时德国和日本的工厂都隐藏到地下或者分散,美国的飞机根本奈何不得,否则美国根本不需要派兵登陆,将日本工厂统统炸光就行了.手持木棍的日本兵还抵挡美国人吗?到1949年时,日本实际要领先中国80年,即使是台湾和韩国,由于它们曾经成为日本的部分领土(殖民地),整体水平也要领先中国大陆50年(谁如果不信这一点,可以去阅读著名作家萧乾在1947年写的<冷眼看台湾> 一书).而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城市,当然要比中国大陆(大多数地区是农村)经发达得多,何况它们还是英国远东殖民地的两大中心城市,英国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都集聚到这里.所以中国大陆与它们的出发水平不同.
经过毛泽东时代的五十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主要工业强国.中国实行的是赶超战略,即瞄准西方先进的工业水平,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到毛泽东去世前夕,几乎所有西方有的中国都有了,天上有喷气式飞机,地下有汽车轮船.卫星,导弹,原子弹样样俱全.而四小龙能造什么,它们是典型的殖民地经济,只能造服装鞋帽类.它们赶上了冷战时期的好时光,那时各国反帝独立斗争风起云涌,对西方来说,只有在美英刺刀保护下的四小龙才是安全的,因此投资都集中于它们,造成了它们的短暂繁荣.但它们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核心技术,繁荣根本长不了.20世纪初期的阿根廷靠养羊也曾富得流油,但现在如何呢?冷战结束后,四小龙的高速发展不是停顿了吗!而中国却仍在迅速前进,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制造业,几乎什么都能够制造.而中国的工业化基础正是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奠定的.
诚然,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并不是很快,但这是为了筹集中国工业的资金.西化工业化的资金来自殖民掠夺(英法),剥削黑奴(美国),对外征战获得赔款(德日).而象苏联和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能首先节衣缩食积累工业资金,将自己的工业发展起来,然后利用工业带来的利润享受美好生活.毛泽东时代,中国首先建立了大量的矿山铁路,然后是钢铁厂,再以后是机械厂.当机械工业初具规模后,就可以建立各种轻纺厂,自行车厂,电视机厂等等,以改善人亿的生活.但毛泽东就在中国人民即将从积累转向消费的时刻离开了我们,没有看到人民生活获得极大改善那一天的到来.这是他毕生的遗憾.而许多不明道理的人,却将毛泽东时代看成贫穷的时代.
令人遗憾的是,最近一二十年来,中国的某些经济学家被四小龙的暂时发展所迷惑.在他们的鼓吹下,中国一度采取了与四小龙相似的经济发展路线,即追求的是赚钱而不是赶超.这些年来,中国利用外资建立了许多低水平的加工工业,赚了一些钱,却没有集中力量进行艰苦的技术赶超,导致中国的技术水平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毛泽东时代,中国曾经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而最近一二十年来,中国取得了哪些引以为傲的技术成就呢?也许只有飞船上天了,但这是靠毛泽东给我们留下的技术底子.如果我们按照毛泽东"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的先进水平"这句话指引的道路走下去,中国今天已经是与美国并立甚至超过美国的现代化强国.
目前那些反对毛泽东的人,有些是政治立场问题,但更多的是不明真相.他们看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二三万美元的现实,对比中国目前的人均1000美元,未免埋怨毛泽东和共产党没有让他们过上西方的富裕生活,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会.西方和中国的物价不一样,无论西欧,美国还是四小龙,物价都比中国高得多.由于各国的物价不同,用美元总值来比较各国的GDP就会与实际有很大的差距.真正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是工农业总产量.这方面中国要领先于日本和所有的西欧国家,与美国相比也绝不逊色.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绝没有许多人所想象的那样大差距.如果这些人有幸到四小龙实地生活体会一下,就会发现四小龙的绝大多数老百姓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富得流油,日子艰难的大有人在.
毛泽东时代的另一大特色,是全体中国人民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这是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们看看近代发展最快的日本,德国和苏联,这两国由于统治集团大肆宣传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民族,客观了造成了德意志和大和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苏联是用共产主义理想凝聚人心,也使其民族具有高昂的战斗力.中国在毛泽东时代,可以说是亿万军民众志成城,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敢惹.我敢断言,如果毛泽东在世,给美国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炸中国大使馆.令人遗憾的是,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国许多不明道理的知识分子,盲目攻击毛泽东,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而推崇西方的所谓民主(他们忘却了孙中山的教训),造成社会人心混乱.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欧美和四小龙,盲目推崇西方,使中国人在一夜之间丧失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众多的人才外流.现在许多有点钱和技术的人都想移民西方,许多有点姿色的女人也都想嫁西方人(哪怕是秃顶白胡子的老大爷).本来香港根本不值得我们效仿,它近年的萧条已经说明了其殖民地经济模式的失败.但在知识分子们的美化下,香港被许多人看成了天堂,那些没有什么文化和才干的歌星成了内地众多少女敬慕的对象.在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少年儿童们高唱着激昂的革命战歌,这样有战斗力的一代没有任何国家不害怕;而现在中国的少年儿童们沉迷的是港台的靡靡之音,世上还会有哪个国家把中国放在眼里呢?
有些人攻击毛泽东的大跃进和文革死了多少人.其实这种谣言任何人只要用脑袋想一想就会不攻自破.比如,海外说大跃进饿死了3000万人.当时中国只有6亿人口,如果饿死3000万人,就等于20人中饿死一个.换句话说,几乎家家都有亲戚在大跃进中饿死.如此大量的死亡数字必定会引起全国震动.人们不妨问一下自己的亲戚朋友,谁家有人在大跃进中饿死.我所在的单位有几千号人,来自天南海北的都有,但我没听说任何一家有亲戚死于大跃进.而在旧中国,饿死人的数量是惊人的,仅1945年湖南就有500万人饿死.今天的亚非拉美广大发展中国家,每年都有1500万人饿死.以中国人口居世界五分之一计算,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现在每年应有300万人饿死,这50年来应该有1亿到1.5亿人饿死.象今天的印度,死个人就象死只蚂蚁一样,印度可是拥有西方民主议会制度的.
由此可见,毛泽东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历史将千秋万代铭记这一点.最近二十年来,某些知识分子精英们(他们并不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恶毒攻击毛泽东,企图将中国重新拉回半殖民地的老路,使中国脱离向世界第一等现代化强国冲刺的道路,沦为西方帝国主义的低级加工厂.他们涣散了中国的人心,削弱了中国人的斗志.他们就象苏联的索尔仁尼琴.索尔仁尼琴以反斯大林主义的小说<古拉格群岛> 而著称,是反苏维埃政权最著名的斗士.但他在苏联解体后认识到自己反对斯大林和苏共是绝大错误,面对俄罗斯正沦为西方附庸的现实,他痛苦无奈地说:"今日的俄罗斯已经彻底丧失了斯大林曾经赋予这个国家的冲劲与斗志!"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们正在扮演索尔仁尼琴的角色.无论他们出于何种目的,客观上他们是企图将中华民族重新拖向深渊.
请读者们不妨看看本文所附的两篇转帖.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
毛泽东“不懂经济”几乎成了定论,而被海内外人士所接受。至于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什么则很少人细究。就井冈山和延安根据地时期来说,在中国也算是最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满足几十万军民的生活和战争需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没有成功的经济管理能力,要确保根据地的长期生存是不可想象的。建国之初,中国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工业基础,甚至连灯油要靠进口。经过二十八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成功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在毛领导下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倍。即使“文革”期间,工业平均发展速度也在10以上。这样的高速增长居然被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贬之为“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让人不仅要问:“何处不是边缘?”
以下是几个关键部门的发展数据:
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代结束期间,钢铁产量从一百四十万吨增长到了三千一百八十万吨,煤炭产量从六千六百万吨增长到了六万一千七百万吨,水泥产量从三百万吨增长到了六千五百万吨,木材产量从一千一百万吨增长到了五千一百万吨,电力从七十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两千伍百六十亿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一亿零四百万吨,化肥产量从三万九千吨上升到了八百六十九万三千吨。同时,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航空、航天、原子能及门类齐全的军工体系。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巨大成就。至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已由一农业国发展成为从喷气式飞机、运载火箭到工业成套设备和所有农业机械无所不能造的工业大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完成了一百多万公里的公路,两万多公里的铁路(改革开放二十二年所建铁路仅一万多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穿越于群山峻岭和戈壁沙漠,使西南三省、青海、广西、福建、新疆、宁夏、河套平原等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在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了主要大江河的治理工作,兴建了五万多座水库。在文教卫生方面,在“文革”结束时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的投入最高曾达国民生产总值的5,建立了近千所大专院校、数千所的各类中专及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在“文革”期间,学龄儿童根本不存在上不起学的问题,与现在普遍存在的失学儿童现象形成鲜明对照。在各县城和公社建立了卫生院,并培养了遍布乡村的赤脚医生队伍。城市居民实现免费医疗,农民看病也收费低廉,发烧感冒类打针吃药费用一般在一元(人民币,下同)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成就是在国际环境恶劣、大战不断的情况下,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的。在毛逝世时,即没留下外债,也无通货膨胀,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极其罕见的。
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生产总值基数低,即使保持10的年增长率也难以支持如此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支付如此庞大的教育、福利和军费开支。实际上,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增长数据并没有反映经济的实际活跃程度,只反映了其中的一部分。另一大块未被计入的经济成分,如果按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是劳动力的成本。例如,在华北平原上某低洼处修建一座水库,因无需炸药开山,也没有机械参预,只有发动群众义务劳动建造,这座水库的建设成本约为零。这一经济活动在当时的经济统计数字上根本反映不出。但同样一座水库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造,其劳动力成本将成为投资部分,建成这座水库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将等于其实际投资额而被计入。铁路建设是另一特例。两万多公里的铁路因多建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工程之浩大是难以想象的,最著名的要数桥隧占30以上的成昆铁路。在今日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难于应付如此庞大的铁路工程项目。但当时铁路建设是由劳动力零成本,训练有素的铁道兵完成,在低投资下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毛泽东时代,劳动力开支的低微对确保重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至此重新回到主题,即到底何谓“懂经济”?如果以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领导人是否懂经济,那么毛领导下年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不包括广泛存在的劳动力零成本所关联的经济活动)无疑证明毛泽东是一卓越的经济领导人。是否只有懂得市场经济才能称之为懂经济呢?市场经济是否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唯一选择?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在短短二十八年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疑给了一否定的回答。
我眼中的中国知识分子
我们知道,在毛周朱时代,中国的工人农民地位很高,知识分子地位不那么妙。我小时候正赶上邓小平为知识分子平反。在我当时的心目中,知识分子是个崇高的名称,代表善良和正义。那时也正反思文革,报纸上经常报道知识分子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事,因此我觉得毛周朱时代迫害知识分子是一大惨剧,对他们三位尤其是毛的印象就不大好。
但随着我渐渐长大,对许多事情的看法就有了变化。我在广州某大学读中文系时,系主任饶凡子是位知名女作家。我以为象这样的女性知识分子,该是十分善良吧,就象书本上写的知识分子那样。哪知,她给我的印象完全相反,傲慢而冷酷。这使我对知识分子的美好印象大打折扣。毕业后到北京工作,又认识了人民日报总编辑马立诚,就是后来被许多人骂成汉奸的那家伙。照我看,这么骂他根本不冤枉。此君正是典型的崇洋媚外那种人。他对日本顶礼膜拜,对自己的祖国却一万个看不起。他认为1950年中国和日本的起点相同,但日本却成了富国,而中国仍然是穷国。这人没有骨气也就罢了,但他的见识却实在不敢恭维。他应该多看点书。1945年7月日本生产了1000架飞机,比1942年的月产量还高,这说明日本直到投降前,其工业仍然基本完好无损,并非象许多人说的那样成了一片废墟,再说日本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大军并未受到多大损失;中国怎么能够相比呢?1950年的中国有工业吗?有技术人才吗?一个农业国怎么能与工业强国比?而到1980年,中国的工业规模已经与西德相当。美国许多著名专家都认为中国是战后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见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日本与俄国的现代化》一书)。这是毛泽东和共产党为我们带来的伟大成就。马立诚也不懂得,目前所谓的日本比中国富强,实在有很多水分。如果中国多数人都去过日本,就会发现日本的物价比中国高很多。同样一吨大米,在日本生产出来,价格就要比在中国生产的要高很多倍。在这样情况下,中日经济怎么能相比呢。如果不比较是中日经济各是多少美元,而比较两国的工农业产量,那么中国要比日本强大得多。我有许多同学朋友都到过日本,甚至有在日本定居的,据他们说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并不见得比中国城里人高多少。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毛泽东时代工人的工资是50元,现在是1000元,能够说现在工人的生活水平是毛泽东时代的20倍吗?当然不能,因为毛泽东时代物价便宜,福利高。同样,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包括四小龙)与中国相比就是这样的情况。只因为物价比中国高,所以其GDP和人均GDP与中国相比高得不成比例,但实际并没有那么高。如果比工农业总产量,连美国都不高于中国。由此可见,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这几十年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可马立诚这样极端无知的人,不为自己的国家自豪,却去崇洋媚外,丑化共产党和毛泽东,对西方民主盲目崇拜。他们不懂得西方民主制度只适合单一民族国家,若在按民族聚居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主制度,非四分五裂不可,就象俄罗斯和南斯拉夫那样。
象他这样的知识分子,这些年来我可看多了去,有些人恨自己是黄皮肤,恨不能生在外国。而马立诚这样的人恰恰把持了党的机关报,这是多么可怕,难怪当今中国这么多人崇洋媚外,这么多人才流失外国。这对我们的国家是多么不利呀!大家看看一个世纪以来,那些赶上西方列强的国家如德国日本和苏联,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都在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非常强,没有多少人才外流。而我们中国在这样知识分子的宣传下,出现了这么多洋奴,这么多人才外流,实在令人痛恨!因此我开始觉得,毛泽东时代整治知识分子,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知识分子,通常扮演了帝国主义鹰犬的可悲角色。因为在第三世界国家,只有富人子弟才能够读书,成为知识分子。旧中国正是这样,难怪毛泽东不相信那个时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必须加紧培养无产阶级自己的知识分子。
当然我不是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一个是好东西,我也接触过他们中许多真正的忧国忧民之士。但知识分子中确有许多败类。我只想提醒大家,千万不能对那些所谓的博学之士盲目崇拜,他们中很多人真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
回复人:endless
|
回复时间:2006-05-14 10:04
|
不敢苟同作者观点。
毛泽东是个伟人不假,因为他有能力统一天下号令群雄。但他绝对没资格做中国第一巨人!
大跃进和文革究竟死了多少人我没有能力做统计,但我家族却饱受迫害,一个很有才华的叔叔被逼自杀,好几个亲人被逼流离失所整天过着如惊弓之鸟般的生活--时刻准备着被“革命群众”抓上批斗会“低头认罪”或戴上高帽游街,我们所有的罪行源于我们的成分--属于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
周围那哀鸿遍野、人人保持“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变态情景我还有些记忆,现在想想,把毛泽东和希特勒比较虽不恰当,但有一点他们是相似的-都有
|
|
回复人:城市骆驼
|
回复时间:2006-05-14 13:29
|
|
回复人:endless
|
回复时间:2006-05-14 16:22
|
那骆驼兄以为谁该负责呢?
毛泽东在那个年代被人敬若神明,他的话一句顶一万句。文化大革命是他发起,以后天下大乱人人自危,如果谁不小心说错一句话,立即就可被定罪为“先行反革命”。这样大乱的情况他老人家如果能全被蒙在鼓里那他就不是那个“伟人”了。那个年代,只要他一句话,就可以引起一场翻天复地的变化。如果他想制止,一切都会改变。可是他呢?却发表了“文化大革命就是好”这样的语录,于是,全国上下“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的歌声一片(这首歌的歌词和调子本人现在还能哼出几句,可见当时都成圣经了)
只有他老人家去世后,邓小平
|
|
回复人:天天娃哈哈
|
回复时间:2006-05-14 18:30
|
应该说大饥荒集中放生在农村,不能用简单的平均数来猜想.赫鲁晓夫说中国5个人穿一条裤子,其实在农村有大姑娘没有裤子下不了炕的.呵呵,我们真希望3000万是个谣言,我们更希望那时的每个人都好好地生活下去.......
哈哈,第一巨人?呵呵我只记得一句话"从伟大到可笑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
|
回复人:城市骆驼
|
回复时间:2006-05-14 19:52
|
58年以后,毛的许多政策到最后都与初衷相背。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现在对毛的许多评论是不公平的。诸如,文革到最后固然不对,但文革的初衷是什么?是谁利用了文革?大跃进是什么人兴风作浪?
毛尽管犯了许多与初衷相背的错误,但是毛时代的成就是巨大的,他那个时代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他那个时代的科技成就大概会让现在的科技人员汗颜。反观现在,经济似乎进步了,可是旧社会所有的丑恶现象都出现了,而科技近乎崩溃,仅靠毛时代的科技支撑。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或者更准确地说,那些方面进步了?那些方面退
|
|
回复人:endless
|
回复时间:2006-05-14 21:44
|
骆驼小弟没有亲历文革,有此想法也出自然。由于现今腐败盛行、人心不古,很多人便把对现实的不满转化为对毛泽东时代的向往了。这其中大多数人恐怕是没有亲历文革的人。
谁利用了文革?肯定不是文革中被整、被打到的人。人民群众的窝里斗此起彼伏,可以说没卷入文革整人与被整的逍遥派是极少数。那么,剩下的,文革受益者,也就那几个寥寥可数的人了-比如说“四人帮”。
但如果说四人帮欺骗利用了毛泽东,那实在是可笑的。他们在政治上的老谋深算与毛相比简直乳臭未干,谁利用了谁?最多,他们是打手而已。
文革对毛泽东而言,的确收益不小
|
|
回复人:快乐使者
|
回复时间:2006-05-14 22:51
|
各位比我有胆子
讨论起毛老人家来了,嘿嘿
其实人都那样,十全十美是难的了
但是你一定要给个这么高的帽子
“中华民族千古第一巨人”
偶就不太苟同了
在这个世界里,我到是觉得那些最默默无闻付出的应英勇的为社会为国家付出自己所有的
人才是巨人
但这个“第一”,从哪个角度去评呢?
所以,不管毛老人家也好,马克思也好,
好的我们应该感谢,不好的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
这不就很好吗?
什么“第一”不“第一”的
说句实话
不都是新闻媒体为了发稿子多挣几个稿费糊弄咱们的
|
|
回复人:城市骆驼
|
回复时间:2006-05-15 17:35
|
我固然没有经历文革,但真正经历了文革地也未必能对文革作出客观的评价。我们对任何时代、任何人应该全面地、客观地评价,这一点在中国尤为不易,外部的力量常常影响过大。关于这一点,我有深切的体会,因为多年前,我因为那些所谓的公开的信息,我对毛的评价就和endless现在说的差不多。
我在这里希望能公正地评价毛泽东(当然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但我基本赞同其中的大多观点),因为如前所说,我们得到的大多信息已经经过某种容器的改造——这一点想必不需我多说,大家能明白。我这么说,只是想尽量接近历史真实,尽量排除个人好恶和外
|
|
回复人:城市骆驼
|
回复时间:2006-05-15 17:40
|
我们对那个现在或许还不能知道得更真切,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更接近一些真实。文革的扭曲与疯狂其实正是人性的丑恶,只不过适时而释放。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防止。
|
|
回复人:天天娃哈哈
|
回复时间:2006-05-15 18:34
|
哈哈,酷,开始辩论,城市骆驼看样要舌战群儒,不过骆驼看样注定要失败,因为你引用的文章漏洞确实太多了,哈哈.就说钢产量吧,大炼钢铁后,钢产量是增加了,但那些钢能用吗?真是恨铁不成钢!哈哈,骆驼,虽然你堪比苏秦张仪在世,但是你的起点太低了,哈哈.
|
|
回复人:快乐使者
|
回复时间:2006-05-15 18:42
|
|
回复人:城市骆驼
|
回复时间:2006-05-15 20:07
|
天天娃哈哈
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准确的数字我也没有考证,但是这个很容易就可以查到。我主要说的是如何客观评价的问题。你说的钢产量,当然里面有很大水分,但并非意味着所有的钢材都是不能用的,因为当时是有正规的钢铁厂的,否则工业系统岂不早就崩溃?我还是一个观点,全面、客观地评价那个时代。
|
|
回复人:endless
|
回复时间:2006-05-15 22:24
|
to 骆驼:
我写的不是从网上看的,是我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的。
说道生产,毛泽东说要全面赶超美国,于是钢产量大幅度上升。可是骆驼知道钢产量是怎么上去的吗?大家都把家里的铁锅、铁铲等铁器上交去炼钢,熬成了钢水。大家吃饭没锅,于是所有人都去集体大食堂吃饭。毛主席说农业要上去,于是农业总产值真的飞快上去了,可那是怎么上的?大家比着“放卫星”,你亩产一万,我就来个亩产三万。
再说治安吧,毛主席说“要文斗,也要武斗”,于是全国上下大字报铺天盖地,武斗遍地开花。易北河也经历了那个年代,他的散文里就描述了那个武斗
|
|
回复人:城市骆驼
|
回复时间:2006-05-16 09:38
|
你说的这些,不用问易兄,我就知道。我的意思要把这些放到中国的历史纵向中和世界的横向中全面比较。唐代再强大,也没有办法和现在比,哪怕一个小国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别说那个时代,就说现在,你要我挑毛病的话,我可以说出更多。所以,单纯地说“正如现在经济困难中的伊拉克”,这种比较是不科学的,至少是缺乏比较的前提——同等条件下。我曾遇到很多农民、下岗工人,他们怀念的是那个时代,不为别的,没有官僚压迫,生活是公平的,精神是充实的。
|
|
回复人:城市骆驼
|
回复时间:2006-05-16 09:51
|
“吃穿有定额配给--粮票、布票,正如现在经济困难中的伊拉克。住不必说了,老上海四世同堂者不计其数,大家共用一个马桶,行呢?拥有自行车斗算是奢侈。文化娱乐?那就更不用说了吧。”
正如你这种比较方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唐朝没有这个时代伟大,唐朝人没有现在的人幸福;当然,依照时间顺序,前面的朝代没有后面的伟大,比如唐朝没有清朝伟大,唐朝的人也没有清朝人幸福,而现在也不会比将来伟大。
你的这种比较只是单纯地把经济指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尺。评价一个时代或一个历史人物,不仅要把这些放到中国的历史纵向中,还要放到世
|
|
回复人:endless
|
回复时间:2006-05-16 10:21
|
骆驼兄误会我意思了,我只是说,一个没有安全感(也许没官僚压迫,尽管我不知道整天被逼低头认罪戴高帽游街算不算压迫,但在文斗武斗中惊恐万状的人如何能安居乐业呢)、没有生活娱乐(出了几台样板戏)不敢说话(除了假、大、空话还有整天高呼“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生怕一句话不对就成“现行反革命”)思想变态(父子、夫妻之间都可能分成两派,一旦发现对方有“反动言行”立即报告与之划清界限)的社会,是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而已。
|
|
回复人:endless
|
回复时间:2006-05-16 11:31
|
想起了那个年代的真实故事--那时候,偶正读小学,学校隔三差五地开展忆苦思甜活动。那天,做思甜报告的是一个40多的女人。
“....同学们啊,在万恶的旧社会,我们受尽了地主的压迫和剥削...特别是61年,我们更是苦啊,树皮都啃光了,我女儿就这样活活饿死了...(可怜的女人,因为没文化,说着说着,稀里糊涂地把解放前和解放后的事件混到一起了)正忆苦到悲伤之处,猛听主持人一声大喝:“住口!拉下去!”女人错愕,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成了“现行”。
偶把文革与其他时代横比竖比左比右比,也无法觉得那个时代值得歌颂啊?
|
|
回复人:天天娃哈哈
|
回复时间:2006-05-16 12:36
|
关于文革,推荐大家看看如今最火的一本小说《兄弟》,写得相当好,这本书的续集也出来了。
|
|
回复人:天天娃哈哈
|
回复时间:2006-05-16 12:43
|
当你犯错误的时候,你的敌人会告诉你:日本人说,宋朝之前叫中国,宋朝之后叫支那。我想这个“宋朝之前”很大一部分就指唐朝,如果让我回到唐朝,我还真愿意。哈哈,至少那时的女人比现在丰满,哈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