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信息
兰亭
落于:
博文:41篇
网站积分:487
|
[原创]“两地书” |
作者 :兰亭
| 日期 : 2003-07-14 00:00 | 阅读数: 921 |
一:来信:
兰亭贤弟:
今天下雨,刚从客户处出门,步行去西单附近一家starbucks,要了一大杯低因苏门答腊,坐到舒适的椅子上喝了一大口。这是我最喜欢的咖啡,它芳香扑鼻,粗犷而浓烈的味道让人沉浸。今天顾客很少,他们分散地坐在窗边。两个老外温文尔雅地轻声交谈,一个男孩对着玻璃窗外的大街发呆,还有一对情侣在研究他们购买的日用品,店员们则在台子后面忙碌。雨下得像江南一样迷蒙,窗外似乎是上海的早晨,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我躺在沙发里伸着懒腰,真是个美好的上午!后来我就瞌睡着了,只记得被一位顾客离去时桌椅的碰撞声惊醒。我将已经冷却的咖啡喝完就走了出来。雨停了,偶尔有凉风吹过。在这个时刻里,我觉得生活近乎完美。
“非典”过去了,B市的音乐市场又开始复苏。我有时去凑热闹。我的音乐素养贫乏,以至不能评论音乐本身,只能谈点听音乐时的感受。我在听音乐(含歌曲)时,脑海里会随之浮现某种特定画面。例如维瓦尔弟的《四季》,她的起首部分像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主旋律,在我眼前出现这样的场景:山花烂漫,河水清澈遄急,水边的树叶已变得火红,在微风中纷纷飘落水中。我不是乐评专家,对你讲的只是作品带给我的触动与感受,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会是相同的,对我说说你的吧。
愚兄
易北河 顿首
二:回函:
易兄,
你的信件给我的也是一种恬静祥和的感觉,似乎在演奏另一首“田园”呢。
对音乐,我同样所知甚少。小时候学弹琴,练习曲都是些古典名曲,最早学会的是“欢乐颂”。所以,不知不觉中,对古典音乐有了一种独特的感情,很长一段时间里竟排斥通俗音乐。
对于古典音乐,我的脑海里倒没有音乐表现的画面,只是很单纯地被音乐所震撼。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力音符,让人一听到它就注定了终生难忘!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难怪,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为——命运在敲门。是啊,开门见山的音符,让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的确是撼世杰作!
另一首非常打动我的是“少女的祈祷”。尽管不知道作者是谁,且该曲形式单纯,技巧上难度不大,和声部分只是一些属七和弦和主三和弦,可是,该曲用简单的旋律表现了一个少女的向往、追求以及隐隐暗含着的淡淡的忧伤,让人梦回萦系,听罢有荡气回肠之感。
当然,柴可夫斯基的“天鹅之死”、老斯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舒曼的“幻想曲”。。。。等等等等,也是我的最爱。
说也奇怪,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地对通俗音乐也开始喜欢起来。可能是通俗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可以更简单地喊出心中的喜怒哀乐吧,更容易与我们这些普通人沟通。而且,有些流行歌曲也真的有一种打动心灵的美,比如齐豫的“你是我所有的回忆”和“STORY"。
祝 好!
弟 兰亭拜上
|
|
回复人:老树
|
回复时间:2003-07-14 08:43
|
|
回复人:裁子
|
回复时间:2003-07-14 11:08
|
|
回复人:扬帆
|
回复时间:2003-07-14 17:24
|
我也收集了好几张齐豫的碟子,用“散落人间的天使”来形容她一点也不过分。在流行歌坛的领域,齐豫是一位难得的才、艺双绝的实力派人物。
另:突然发现树大侠变成了一位潇洒小生啦!
|
|
回复人:易北河
|
回复时间:2003-07-14 17:31
|
TO 兰亭:
嘻,过去是我自己发,现在你擅自发,幸亏我没把致大嫂的情书传给你。
TO 扬帆:
我有个特点,就是反映慢眼神差,你上次弄个甚麽拼图让大家手舞足蹈,唯我看不出来,看一遍生一遍气。
|
|
回复人:扬帆
|
回复时间:2003-07-14 18:00
|
TO 易北河:
看来易兄的眼神的确不好呢。也是,好事不能都给兄长占了嘛。
|
|
回复人:城市骆驼
|
回复时间:2006-09-15 17:30
|
兰亭兄很长时间没有弹奏《田园曲》了吧?什么边弹边吟诵田园诗,想想也很令人神往那。
|
|
回复人:扬帆
|
回复时间:2006-09-16 21:17
|
|
回复人:城市骆驼
|
回复时间:2006-09-16 23:32
|
|
回复人:流云
|
回复时间:2006-09-18 12:05
|
两地书的文字精彩,两人的交流令人叫绝。什么是品位?这就是品位。什么是风雅?这就是风雅了。
|
|
回复人:梅贝林
|
回复时间:2006-09-18 13:01
|
哈,在这里附近,有一个兰亭书屋呢?不知道与木屋中的兰亭是不是同一个人?
|
|
回复人:城市骆驼
|
回复时间:2006-09-18 16:30
|
|
回复人:兰亭
|
回复时间:2006-09-18 20:50
|
惭愧,最多算是“附庸风雅”罢了:)
另:小贝林,此“兰亭”非彼“兰亭”也。
|
|
回复人:梅贝林
|
回复时间:2006-09-19 08:14
|
|
|